【王尹軒】
  台灣各地都有以芋頭出名的美食小吃,例如九份芋圓、草湖芋仔冰,但不管是九份還是草湖,所使用的芋頭都來自台中大甲,而大甲在地的芋頭酥,烘培出爐的濃濃芋頭香,更是擋不住的誘惑。
  芋頭酥一年有一‧五億元市場規模,位於大甲幼獅工業區的先麥芋頭酥,銷售額就占了七成,單單芋頭酥一項產品,每年營業額達到一億元,成績相當驚人,人稱「阿聰師」的先麥食品董事長吳聰朝正是幕後推手。
  今年七十歲的阿聰師,從十七歲那年開始,跑到台中、三重學做餅,最後是在大甲落腳。為什麼選擇做芋頭酥?阿聰師先是開玩笑說,不小心跌到芋頭田裡的靈感,又不好意思地哈哈笑一陣後,才認真的說,其實成功也是誤打誤撞來的。
  阿聰師早在六十三年先開一家「合味香」糕餅店,兼著賣咖啡、花果茶,常常有許多親戚會送菜來給他,阿聰師望著吃不完的菜,想著不然把這些菜拿來做成糕餅點心賣賣看,算一算十幾年下來,一共做過二百多種點心,到目前為止,只有芋頭酥是惟一竄起的異數。
  芋頭酥爆紅的機緣,阿聰師笑著說,都是記者做的「好事」!芋頭酥上市銷售半年,每天銷售量大約二、三○顆,一天營業額頂多五○ ○元,直到中秋節前一天,台中地區的幾位記者到阿聰師的店裡開會,當天咖啡附贈的點心就是芋頭酥,其中一位記者不經意吃了以後,「怎麼有這麼好吃的點心,以前都沒吃過」,當天就寫了一篇報導。
  隔天見報後,阿聰師一打開店門驚訝發現,哇!好多人在門口排隊,指名要買芋頭酥,一時間讓他又驚又喜,又有些手足無措,趕忙加工製作。大甲芋頭產銷班也打電話來說要合作輔導,從此打開大甲芋頭酥的名號,也是繼太陽餅、鳳梨酥、綠豆椪之後,穩占糕餅市場一席之地的點心,之後更是躍上國宴指定點心行列,聲名大躁。
  要做出好吃的芋頭酥,芋頭絕對是材料的關鍵。阿聰師說,很多人向他推銷進口芋頭,但都被他推辭,堅持只用大甲產地的芋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大甲芋頭特殊香味及入口鬆脆度,是其他地區難以比擬,先麥也懂得利用在地的先天原料優勢,光是一年做芋頭酥要用掉的芋頭量,就高達一○萬公斤。
  芋頭酥的崛起,帶動的芋頭銷量當然不止於此,很多芋農都很感謝阿聰師,為芋農創造了生機。阿聰師說,我剛做芋頭酥的芋價,一公斤是四元,後來芋頭供不應求,漲到三二元,後來再回到二○元左右。。
  現在的阿聰師,有子傳承衣缽,擔起先麥總經理擔子的吳生泉,將行銷結合芋頭酥銷售,要打造出「芋頭就是大甲的代名詞」的形象產品,因此每每大甲地方舉辦文化公益活動,都可以看到先麥出現。
  紫色的芋頭,在層層酥皮襯托下,像一朵朵綻放的玫瑰,「定位很重要,」阿聰師說,芋頭酥以地方農特產的姿態,一年四季都可以當伴手想法,奠定芋頭酥長賣的好基礎。
  工廠轉型觀光化,帶入更多遊客,讓每個人只要花一五○元,就享受DIY做芋頭酥的成就感,「讓遊客知道自己吃的東西,是從哪裡來的」,阿聰師的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天,政府可以對農田使用有條件解禁,可以打造一座四周都是芋頭田的觀光工廠,讓遊客可以從田裡拔芋頭開始,邊吃邊玩,親近台灣這片故鄉的泥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年五花肉大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