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林立宏 部分照片由吳滄松提供


嘉義縣民雄鄉果樹產銷第 1 班班長吳滄松從事鳳梨產業多年,以「高產量,好管理,高品質,市場導向」為經營策略,在此策略下,從選擇栽培品種、加強施用有機肥、利用黑色塑膠網遮蔭調節產期等,均配合市場消費導向,所生產的鳳梨風味獨特,參與「吉園圃」驗證及生產履歷紀錄,為農產品品管嚴格把關,並獲選為「吉園圃」績優產銷班,建立品牌優良形象,獲頒神農獎,實至名歸。


 


   


 


鳳梨為台灣重要的經濟果樹之一,台灣光復初期,鳳梨加工製罐及鮮果外銷,賺取大量外匯,民國 60 年時,栽培面積高達 17,202 公頃 ,栽培品種以開英種為主,所生產的鳳梨除供應國內鮮食市場外,大多加工製成罐頭外銷,後因工資上漲,生產成本提高,外銷競爭力削弱,至民國 72 年,鳳梨栽培面積遽減至 4,837 公頃 ,僅供國內鮮食消費,不再製成罐頭外銷,但鳳梨品種卻朝多樣化發展;由於國人逐漸接受鮮食鳳梨,栽培面積逐年增加,至 92 年統計,已達 11,402 公頃 、年產量 44 7,807 公噸,主要生產區域分佈於屏東、台南、高雄、嘉義、南投等地,品種以台農 17 (金鑽) 鳳梨栽培面積最多,約占總栽培面積的一半。


 


   


 


民雄鄉果樹產銷第 1 班班長吳滄松種植 8 公頃 鳳梨,致力擴大農場經營規模,推動鳳梨集團化栽培,在嘉義農試所及民雄鄉農會協助下,民國 80 年引進鮮食品種,深獲消費者喜愛,進而籌組鳳梨產銷經營班,除共同採購生產資材、降低 20% 生產成本,並以嚴格的共選共計、徹底的分級包裝作業,打造「酪雄香」品牌信譽,並設計特殊的包裝提高產品質感,維持市場高價位水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年五花肉大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