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直都處於小農制


農地面積不斷被切割


農民朋友為了增加短期收益


卻開始忽略維護台灣引以為傲的精緻品質


造成台灣水果在國外的競爭力一落千丈


在國內更是受到東南亞與大陸水果的價格競爭


日本與美國、澳洲水果的品質包裝優勢


台灣水果已經淪為次要選擇


 


我們這次實地走訪的行程中


接觸這些第一線為農民朋友打拼的人及農友本身


對於政府雖然有照顧農民的行動


卻缺乏整體且一致性的措施


政府為了促銷台灣水果


對於品質的掌控問題與國外市場的瞭解程度


未有通盤考量下


用促銷台灣水果與開拓國際市場的名義


以低廉價格破壞國外為台灣水果開路的先鋒們


苦心經營維持的品質與價格


或許國內自問這樣不會有壓榨農民問題


並使農民收益增加


但在外國人眼裡


原來台灣水果品質跟價格一樣低廉


就會不斷去壓迫水果價格


環環相扣


貿易商無法維持並獲得好的售價


而運銷成本增加必須反應到下游


導致必須壓縮收購價格


而農民因為保障收購價格下滑


無法繼續維持高品質水果所需之成本付出


出口品質便逐漸低落


國外買家見台灣水果品質逐漸低落


加上中國水果農業技術進步


品質有逐漸駕凌台灣水果之勢


價格更因人工、土地成本低廉


轉而棄台灣水果轉購中國水果


而台灣水果在國內受到東南亞、中國水果價格競爭


日本、美國、澳洲等高品質的水果的比較


這樣夾擊狀況


實在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基於商業考量


產銷分離各取其專長是必須的


而這些第一線為台灣水果打拼的朋友們


他們對於台灣水果的努力與信心


不因大環境影響而減低


反而更加努力


他們對高品質相當有自信


也希望行銷包裝上能相輔相成


要在擦亮台灣水果的招牌


是指日可待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年五花肉大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